
《莊子》貸粟于監河侯:切合實際,勿好高騖遠
《莊子》中有一個有趣的故事。
莊周家貧,故往貸粟于監河侯。監河侯曰:“諾!我將得邑金,將貸子三百金,可乎?”
莊周忿然作色曰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周曰:‘諾。我且南游吳越之王,激西江之水而迎子,可乎?’鮒魚忿然作色曰:‘吾失我常與,我無所處。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,君乃言此,曾不如早索我枯魚之肆!’”
莊子家已經貧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了,無奈之下,只好硬著頭皮到監理河道的官吏監河侯家去借糧。
監河侯是個很實際的人,他知道莊子不過是有些學問卻沒有什么生活能力的人,借了糧食是沒有能力歸還的?墒牵植缓卯斆婢芙^,就假裝爽快地答應借糧。
于是,監河侯說:“你是大學問家,我非常愿意幫助你,縣里晚些天就給我很多銀子,到時候我馬上借你300兩銀子。”
莊子聽了監河侯的話非常生氣,他知道這是這個勢利小人的托詞。他忿然地對監河侯說:“我昨天趕路到府上來時,半路突然聽見有呼救聲。環顧四周不見人影,再觀察周圍,原來是在干涸的車轍里躺著一條小魚。”
莊子嘆了口氣說:“它見到我,像遇見救星般向我求救。這條小魚告訴我,它原來住在東海,不幸隨著一場大雨淪落在車轍里,無力自拔,眼看快要干死了。他請求我趕快給一點水,救救性命。”
監河侯聽了莊周的話后,問他是否給了水救助小魚。
莊子看了看一頭霧水的監河侯,冷冷地說:“我說,可憐的小魚,你是一條多么可愛的小魚啊,我非常愿意幫助你,你耐心等我到南方,勸說吳王和越王,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到你這兒來,把你接回東海老家去!”
監河侯對莊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不解:“那怎么行呢?等你引來水,小魚不早就干枯而死了嗎?”
“是哇,小魚聽了我的主意,當即氣得睜大了眼,說眼下斷了水,沒有安身之處,只需一桶水就能解困,你說的所謂引水全是空話大話,不等把水引來,你就只能到魚市上看我成干魚啦!”
【輕輕告訴你】:遠水解不了近渴,這是生活的常識。不切實際的想法,都是空洞的幻想,結果只能是耽誤時機。在我們的生活中,在我們身邊,莊子所批評的這樣的例子是太多了。救助一個落水的人,給他金銀財寶,不如給他一根普通的繩子。已經餓了很多天的人,讓他等待有了黃粱米飯和山珍海味再吃,他肯定一命嗚呼。一個人做事也必須切合實際,不能好高騖遠,一切才會水到渠成。
- 上一篇:陳鼓應 莊子的視野與心境
- 下一篇:道家養生的精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