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制服网站/一级做性色a爰片久久毛片/国产av不卡一区/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

課程內容

歷史學者出書“再思甲午”

文章發表:2014/7/28 8:56:17 文章出處:本站原創 作者:佚名 【字體:

原標題:歷史學者出書“再思甲午”

本報訊(記者陳夢溪)7月24日,在甲午戰爭120周年前一天,近百位專家學者在京召開了“殤思·鏡鑒——甲午戰爭120周年研討會”。專家們從自己的研究領域,反思甲午教訓,總結歷史經驗,警示當今現實。部分學者反思甲午戰爭的文章收錄到《甲午鏡鑒》一書中,該書將由遠東出版社在近日出版。

今年6月,新華社解放軍分社和《參考消息》 報社共同遴選了28位在軍內外有廣泛影響的、擔負邊海防一線戍邊任務的部隊指揮員,對甲午戰爭進行全景式的深入梳理和系統報道。28位軍事專家從戰略戰術、武器裝備、作戰部署、軍費使用等專業角度分析甲午戰敗的原因。《甲午鏡鑒》是繼《甲午殤思》之后又一本反思甲午戰爭的新書,與前一本從軍事角度反思戰爭不同,這本書從歷史學者的角度分析戰爭得失的教訓,其中不乏日本學者的全新解讀角度。

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認為,甲午戰爭改寫了東亞歷史進程,也影響了中國的百年國運,今年是日本第一次入侵臺灣140周年,臺灣最早在《馬關條約》中割讓給日本。“中國付給日本的巨額賠款,折合成3.58億日元,這是日本都想不到的一筆巨大收入,其中2.7億日元直接轉入臨時軍費和擴軍支出,建立八幡制鐵所這樣的大型鋼鐵廠,只用了58萬日元。”

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雷頤提出,甲午戰敗讓清朝政府付出的賠款和損失是一筆高額的“學費”,然而甲午戰爭的學費卻被白白浪費了。“任何一個政權遭遇甲午戰爭的結果,恐怕都會反思,會變革,康有為、梁啟超等人發起的‘維新變法’本來是痛定思痛之后的改變,是清政府自我完善、建設現代國家、尋求新生的一次難得的機會,然而它卻放棄了這次機會。”雷頤說。

“越是在這樣的歷史節點,越容易去煽動民族情緒,我們知識界要倡導反思,而不是煽動仇恨。”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馬勇在發言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和平年代不應敵視日本,在某些方面還應該學習日本,“戰爭永遠是人民承受苦難,日本戰敗了,發動戰爭的天皇也沒有受到懲罰,我們應該反思戰敗,但不能鼓勵戰爭。”發言中,馬勇從外交關系史的角度解讀了甲午戰爭的復雜性,并不是一場單純的海戰,也不是表面上“中日兩國為朝鮮的前途而戰”,而是當時世界各國之間的一場博弈。

原文轉自:http://news.ifeng.com/a/20140727/41326872_0.shtml

在線報名(提交表單后我們將及時聯系您)
課程: *
姓名:
手機: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