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韓非子寓言故事
鄭袖不妒
【原文】
魏王遺荊王美人①,荊王甚悅之。夫人鄭袖知王悅愛之也②,亦悅愛之,甚于王。衣服玩好,擇其所欲為之。王曰:“夫人知我愛新人也,其悅愛之甚于寡人,此孝子所以養親,忠臣之所以事君也。”夫人知王之不以己為妒也,因為新人曰:“王甚悅愛子,然惡子之鼻,子見王,常掩鼻,則王長幸子矣。”于是新人從之,每見王,常掩鼻。王謂夫人曰:“新人見寡人常掩鼻,何也?”對曰:“不已知也。”王強問之,對曰:“頃嘗言惡聞王臭③。”王怒曰:“劓之④!”夫人先誡御者曰:“王適有言必可從命。”⑤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⑥。
【注釋】
①遺:贈送。荊王:即楚王。詩賦中常指楚襄王,傳說中有襄王與巫山神女戀愛的故事,見宋玉《高唐賦序》、《神女賦序》。唐沉佺期 《巫山高》詩之二:“神女向高唐,巫山下夕陽;裴回作行雨,婉孌逐荊王。”②夫人:古代諸侯的妻子稱夫人,后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,以及下人對主人妻子的稱呼。現在多用于正式場合。③頃:剛才,不久以前。嘗:《廣韻》曾也。④劓(yi):原意為古代割鼻之刑。《玉篇·刀部》:“劓,割也。”⑤適:如果,假如,假定。可:應當,應該。⑥揄(yú):揮動,拿出。
【譯文】
魏王又送給楚王一個絕色的美人,楚王的心很快就被魏美人迷住了。楚王的夫人鄭袖,內心非常嫉妒,對外卻表現出比楚王還要喜歡她,珠光寶氣的衣服珍玩,一切都讓魏女挑選,然后送給她。鄭袖的這些假象,完全蒙蔽了楚王,楚王對鄭袖說:“夫人知道我喜歡新來的美人,你能順承王意、愛王之所愛,喜愛她卻甚于我了,這是孝子贍養父母,忠臣侍奉君王的行為啊!”
鄭袖確信楚王不再懷疑自己嫉妒魏美人了,便暗地里加快了設計加害魏美人的步伐。因此,對魏美人說:“楚王非常寵愛你,但不喜歡你的鼻子,小女子去見大王的時候,要掩住自己的鼻子,這樣就會經常受到楚王的寵幸了。”
于是,魏美人毫不戒惕地聽從鄭袖的話,每次見楚王時,都掩住鼻子。楚王對鄭袖說:“新美人來見我,經常掩住鼻子,這是為什么呢?”鄭袖故意遮遮掩掩,假裝糊涂地回答道:“我也不知道其中的緣故。”楚王絲毫沒有意識到鄭袖的構陷,不知不覺地落入了鄭袖精心設計的圈套,硬要追問個水落石出。鄭袖竊喜時機終于等到了,便加油添醋地回答說:“不久前曾經聽她說過,不喜歡聞到王的臭味。”楚王一聽怒不可遏,大聲喝道:“把她的鼻子割下來!”
由于鄭袖事先曾經告誡侍衛說:“楚王如果有什么命令,必當立即執行。”所以,未等楚王息怒,侍衛順勢揮刀,便把美人的鼻子割掉了。
【說明】
《韓非子》全書共10余萬言,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。全書有寓言故事三四百則。作者善于巧妙地運用寓言故事來說理,而取材于社會現實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或民間故事的寓言,則是韓非子對社會現象深入仔細觀察后提煉出的,這些生動的故事,雖然出自特定的環境,但蘊含著深刻的哲理,其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,給人以智慧和啟迪。因此,書中許多寓言故事早已深入人心,有的成為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,如<自相矛盾>、<諱疾忌醫>、<守株待兔>、<鄭人買履>、<老馬識途>等,更是耐人尋味、警策世人,所以流傳數千年仍被廣泛引用而不衰。
- 上一篇:秦始皇與法家治國思想
- 下一篇:韓非子論授權的管理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