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話劇團2017新作《根鳥》首演成功
2017年5月19日、20日晚,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話劇團2017新作《根鳥》在講堂觀眾廳連演兩場,首次將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的同名原著呈上舞臺,借由男主角根鳥在路上的經(jīng)歷,重回那個充滿迷茫與猶疑、成長與夢想的閃光歲月。
少年根鳥第一次獨自打獵偶然獵到了一只白鷹,它的腿上系著一根寫著求救信的布條。根鳥又夢到了一個長滿了百合花的峽谷,紫煙等著他去拯救。即使周圍的人都不相信,就連他自己也充滿疑惑,但因為這一個布條、一場夢,在父親的支持下,根鳥離開了家鄉(xiāng)菊坡,一路向西,尋找那開滿百合花的大峽谷,由此踏上了解救“紫煙”的路。仿若《西游記》中西行歷劫一般,根鳥一路上遇到了不同的人和事,有鼓勵、有嘲笑、有牽絆、有情竇初開也有身陷絕境。
一個少年要走過多少條路才能成長,抵達心中的彼岸。他不知道夢是什么,彼岸在何處,而全憑一腔熱血偏執(zhí)上路;天真地認為路在腳下,面對生存的艱難,才知道沒有計劃的上路是多么不可取;“夢想很豐滿,現(xiàn)實很骨感”又讓多少人半途而廢,放棄了夢想;在多少嘲笑中坦誠原委,才知道無需向不理解你的人過多解釋,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;被形形色色的人影響,或因為太善良而輕信壞人,也因為太善良而取信于人……在路上的時間久了,“最容易相信,也最容易忘記”。太苦、太累、太想家的借口讓根鳥一朝放棄多年努力,踟躕在安穩(wěn)的菊坡,在米溪草坡與“山楂樹之戀”幸福溫暖地擱淺了前路,又在鶯店享樂賭博喝酒說臟話的放縱中差點丟失未來。
曹文軒在自序里說道:“這本書是虛幻的,但又具有濃重的現(xiàn)實感。不僅是一個少年的成長史,也能讓成人得到心靈的自省。根鳥的心靈總是在擺脫與搏擊之中,正像一個人的成長階段必定要經(jīng)過這一切一樣。”話劇將心靈中的矛盾和爭辯由兩個演員獨立表現(xiàn),頗具創(chuàng)意。
原著以充滿詩意的筆觸,構建出一個意境唯美的浪漫世界,塑造了一個心靈純凈的勵志少年。話劇則利用精巧的布景和絕妙的燈光,將如詩如畫的樹林、狂沙漫天的荒野、寧靜純情的草坡、陰暗恐怖的礦洞、生機盎然的峽谷搬上了舞臺,一匹白馬成為全局的線索,以夢為馬,再見“紫煙”。
該劇的制作和演出班底全部由北大學生和畢業(yè)生擔任,演技也可圈可點,在戲院的一段戲曲吟唱,兩位“座兒”的神態(tài)極其到位。蟬聯(lián)兩屆劇星決賽最佳男主、“擁有豐富的搶戲經(jīng)驗”的包凱華更是一人分飾多個角色,反差極大。其中板金先生“承擔家族責任,渴望有夢陪伴,無夢是極其恐怖的”的獨白相當體現(xiàn)臺詞功力,意象豐富,如臨其境。
《根鳥》是少年的成長史,也是成年人的心靈童話,是一部自省的心靈史。演出當天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觀看演出,其間,記者聽到一位媽媽悄悄問孩子:“知道這些搬米工為什么被解雇嗎?”“因為他們陷害根鳥,做了錯事。”也許,這樣的教育會在孩子心里扎根。首演結束后,《根鳥》原著作者曹文軒教授登上舞臺,對講堂劇團作品的成功表示肯定,并祝賀演出圓滿成功,希望北大的同學們和來觀看演出的小朋友們能從中有所收獲。
以夢為馬,星夜兼程,《根鳥》的成功上演是講堂劇團首次在大舞臺上呈現(xiàn)完整作品,也是講堂劇團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步。講堂劇團將以此作為一個新的開始,多方聽取建議,不斷打磨劇本,為北大師生呈現(xiàn)更優(yōu)秀的藝術作品。5月26、27日,講堂劇團首部原創(chuàng)話劇《九月悠長》即將迎來二輪演出,期待他們再次以優(yōu)秀的表現(xiàn)回饋熱情的師生觀眾。(文/夏昕鳴)
編輯:未天
- 上一篇:國子監(jiān)大講堂第160講:北大紅樓的人和事
- 下一篇:馬蘭花開 芳香永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