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不妨學點中醫常識
再從有關百歲老人的長壽經驗告訴我們,除了心地善良,樂觀開朗,沒有一個是靠吃保健補品的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“心定菜根香”才是養生之真諦。
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們開始注重健康養生,這對于日趨老齡化的人口大國來說,可是個偌大的市場。于是乎,“食療專家”、“養生大師”層出不窮,風靡一時。然而,曾幾何時,一個個偽養生論被否定,大家又不免困惑起來:養生,到底還有誰可信?其實,盲目跟風者缺乏的是常識。筆者認為,不妨學點中醫常識,大可增強“免疫力”。
今年上半年,有不少老年朋友煮豆熬湯,當作強身仙方,直吃得胃腸紊亂,消化不良。深受張悟本“食療養生”之害者,豈止普通居民,就連學富五車的文化人,居然也信以為真。據媒體報道,某大學一位退休教授,原來患有多種慢性病,通過對癥服藥,病情穩定。但自從信了《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》那套怪論,停服了所有藥物,一日三餐專喝綠豆湯,吃生茄子。結果不出半月,他血壓升到220,血糖高至21,外加冠心病發作加劇,以致送醫院搶救,才保住了性命。事實證明,這個冒牌的“中醫世家”,瞎編的“祖傳秘方”,全是彌天大謊。明明是尋常盤中餐,竟被吹噓成靈丹妙藥。茄子吃生的,還說遍治百病,這是哪門子中醫理論?
祖國醫學,博大精深。但其要領可概括為四個字:四診八綱。四診者,“望聞問切”;八綱者,“陰陽表里寒熱虛實”。也就是說,中醫看病必須遵循觀舌察色、聽音嗅味、了解病情、把脈按膚之過程。從而根據不同癥狀、不同個體,擬定不同的治療方案。當今盛行的“空中門診”、“熱線看病”,遠隔千山萬水,從中醫貴在近距離診斷而言,其可信度不敢恭維。要看中醫,還是去正規醫院,請醫師親自把脈為妥。
至于中醫養生調理,更有獨到之見地。《黃帝內經》曰:“起居有常,飲食有節……恬澹虛無,真氣從之,精神內守,病安從來?”顯而易見,它倡導的就是生活規律、均衡飲食、摒棄雜念、心態閑適。這是何等科學的養生觀,特別是對于浮躁的現代人,更值得奉為圭臬。再從有關百歲老人的長壽經驗告訴我們,除了心地善良,樂觀開朗,沒有一個是靠吃保健補品的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“心定菜根香”才是養生之真諦。
- 上一篇: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
- 下一篇:每次飲茶不要超過一杯